添加日期:2010年8月14日 閱讀:883
左宗棠(1812年11月10日-1885年9月5日),漢族,字季高,湖南湘陰縣人,號湘上農人,晚清重臣,軍事家、政治家、著名湘軍將領。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,洋務運動,鎮(zhèn)壓陜甘回變和收復新疆(清收復新疆之戰(zhàn))等重要歷史事件。自幼聰穎,14歲考童子試中第*名,曾寫下“身無半文,心憂天下;手釋萬卷,神交古人”的對聯(lián)以銘心志。孫占元先生在《左宗棠評傳》內指出,“兵之用在精,兵之精在將”,是左宗棠建軍思想的核心。
秘訣之一:創(chuàng)新團隊體系。
諸葛長青認為,左宗棠借鑒戚繼光辦法,組建了自己的軍隊,是他成就大事業(yè)的基礎,沒有自己的軍隊,如何成就大事業(yè)?左宗棠提出了仿效戚繼光“束伍”之法編練軍隊的主張。束伍,即編制軍隊。戚繼光的束伍制以“隊”為基本單位,隊長轄士兵;隊上為“哨”,“四隊為一哨”,哨長轄隊長;“四哨為一官”,哨官轄哨長;前、后、左、右四“哨官”為一“總”,“把總居之”。這樣,“把總”成為一“總”的統(tǒng)將。戚繼光還對統(tǒng)將的“節(jié)制”作用倍加重視,認為:“舍節(jié)制必不能軍!薄肮(jié)制工夫,始于士伍,以至隊哨,隊哨而至部曲,部曲而至營陣,營陣而至大將,一節(jié)相制一節(jié),節(jié)節(jié)分明,毫不可干”。
左宗棠在第*次鴉片戰(zhàn)爭時期就把“我?guī)煵荒苤驴埽繛榭芩隆钡脑驓w結為沒有實行“南塘束伍之法”。因此,他在入張亮基幕府后,積極主張編練軍隊時“仿前明戚繼光束伍之法行之,”率先向清廷提出將湖南的鄉(xiāng)勇按此法加以改編的建議。隨后,曾國藩編練湘軍時所主張的“參仿前明戚繼光、近人傅鼐成法”,與左宗棠的見解是相吻合的。接著,左宗棠依照戚繼光成法,創(chuàng)行了新的成軍規(guī)則:“先擇將而后募勇,有將領而后有營官,有營官而后有百長,有百長而后有什長,有什長而后有散勇,其長夫又由各散勇自募”。
這樣,曾國藩受命辦理團練事宜后,他編練的湘軍恰改造并沿用戚繼光的“束伍”之法。左宗棠接令招募楚軍也同樣采用此法。這就使湘軍或楚軍較之“官皆補選,兵皆土著,兵非并之所自招,弁非將之所親信,既無恩義,自難鈴束”的綠營兵來說,湘、楚軍能“上下相維,將卒親睦,各護其長”,一去綠營呼應不靈,指揮不動的積弊。在左宗棠的建軍思想中,他強調把“選將”視為要著。他指出:
秘密之二:精選將軍。
諸葛長青:你的手下必須是精兵強將,否則,你的事業(yè)無法做大,你的命令,無人徹底執(zhí)行。“治兵,以選將為要!袕娪腥,而其實無所謂強,無所謂弱,視其將領而已。將領得人,則廉以率屬而額可足,勤以練兵而技可優(yōu),忠義以倡其勇敢之氣而膽可壯。否則,兵有輕其將領之心,而怯者亦驕;兵有不顧其將領之心,而驕者仍怯;出隊則憂其怯,歸營又苦其驕,而兵乃不可用矣。竊以為治兵莫要于選將者,此也!
于是,左宗棠在咸豐十年(1860年)招募楚勇時便十分看重營官是否具有“將才”。他所選用的副將崔大光、游擊李世顏、羅近秋等9人,均被左分別認為是“久歷戎行,*為勇敢”、“人素勇往,久經戰(zhàn)陣”、“技藝優(yōu)素,人尚樸實”、“樸誠勇敢,深知戰(zhàn)事”可見,左宗棠的選將標準重在精于兵事、勇敢和樸實三個方面。對此,他反復闡述道:“營官多用武人”,“止取其能拌命打硬仗耳”!皩㈩I勇則兵強,將領怯而兵弱”,所以“頻年涉歷軍事,于用人一事頗當留心,大抵貴謀賤勇一說,未可盡恃。蓋好謀而成,原是統(tǒng)將之事,未可盡以此望之偏裨僚佐”。“從來兵事*宜質實之人,*不宜浮文巧詐之人”!按蠹s取人總以誠實為主,多一分文,少一分質,于兵事尤不宜也”。正基于這些認識,左宗棠強調說:“用兵之道,選將為先”;“選將之方,樸謹為要”!败姞I兵勇得力,全在將領得人。非勇銳不足以振軍威,非端廉不足以明紀律。將材難得,求備固難,然必其質地蠢實,實堪造就,而后可用其長而去其短!弊笞谔牟粌H有明確的“選將”標準,而且還有獨到的“用將”之方。用將的關鍵在于如何對待人才。
責任編輯:小徐 m.pndqq.cn 2010-8-14 11:19:40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(lián)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m.pndqq.cn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(lián)系郵箱:1753418380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