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日期:2017年3月6日 閱讀:1914
中藥改名是在必行,但是中藥改名真的好嗎?利大還是弊大?2017全國兩會上,終于有代表導出心聲——中藥改名要三思!“很多中藥已經成為歷史品牌,一旦名字改了,既會對企業(yè)造成損失,也會給老百姓的認識造成混亂。”提到中藥改名字的事,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中醫(yī)科學院院長張伯禮不無憂慮。
今年1月,CFDA發(fā)布《中成藥通用名稱命名技術指導原則(征求意見稿)》,公開征求對中成藥命名新規(guī)的意見。其中提到,中成藥一般不采用人名、地名、企業(yè)名稱命名,不應采用夸大、自詡、不切實際的用語,如“寶”“靈”“精”“強力”“**”等。文件還強調,該指導原則“不僅適用于中藥新藥的命名,也適用于對原有中成藥不規(guī)范命名的規(guī)范”。
藥名含“靈”字的就超過2000種
有記者發(fā)現,在CFDA藥品數據庫國產藥品一欄中輸入部分涉及更改的關鍵詞,可檢索到數千個藥品批文,其中僅名字中含有“靈”字的藥品就有2000多個。
“很多中藥的名字是歷**形成的,有些中藥名字確實涉及夸大宣傳,但這是個別現象,不適宜大范圍去改!睆埐Y說。
張伯禮舉例說,中成藥風油精的“精”字,指的是精油,并不涉及夸大宣傳。老百姓也只是把它當成藥品名字,并不會因此認為它有藥效之外的神奇效果。而像至寶丹、安宮牛黃丸等老百姓耳熟能詳的中藥名字也是如此。
對于中成藥一般不采用地名的要求,張伯禮認為這可能是考慮到以地名命名會影響市場競爭,但這一要求也不太合理。
“中藥講究道地藥材,不同地域生長出的藥材質量是不一樣的!睆埐Y說,人參是東北的好,當歸以“隴當歸”為上乘,這是中藥材的特點決定的,并不會影響市場競爭。
中藥改名,還應三思而后行
“不能用管西藥的思維來管中藥!敝袊嗅t(yī)科學院中國醫(yī)史文獻研究所副所長朱建平搞了三十年的中醫(yī)文獻工作,他認為,中藥命名新規(guī)的初衷可能是規(guī)范市場,出發(fā)點是好的,但一定要“非常慎重”。
朱建平介紹,國際上對西藥的命名方法一般是依據藥物的化學成分等,但是西藥的成分相對單一,而中藥的成分比較復雜,不適合用西方的方法命名。
“中醫(yī)藥的特點是科學與文化的結合,很多中藥的命名都有悠久的歷史甚至典故,不能只看到其科學的一面,忽視其中的文化因素!敝旖ㄆ秸f。
在朱建平看來,很多中藥名稱在古籍文獻中都有記載,一旦改掉,中醫(yī)藥文化的脈絡也切斷了。而且,同仁堂、云南白藥、片仔癀等“**”是中醫(yī)藥原創(chuàng)的標志,如按照不能使用地名、企業(yè)名等要求改掉,也不利于中醫(yī)藥的知識產權保護。
“我們不能既提倡培育民族品牌,又不讓講民族品牌,這是自相矛盾的!睆埐Y建議,對于待批準上市的新中成藥命名,可以嚴格把關,避免夸大宣傳和迷信因素,而對于沿用已久、老百姓都認可的中藥名字,不能“一刀切”。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m.pndqq.cn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系郵箱:1753418380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