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日期:2011年10月14日 閱讀:953
原因篇
1 與團隊文化有關
@艾葉:沉默的團隊現(xiàn)象在國內很普遍。幾千年的傳統(tǒng)文化根深蒂固,無條件服從領導成為職場守則。各種強調“服從領導”、“領導總是對的”等觀念的職場書籍,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。
從**角度看,領導也是人,希望自己是正確的,樂意被別人夸獎,哪怕自己的想法不那么正確,也希望下屬肯定自己的決策。從某種意義上,這是樹立領導**的需要,是一種戰(zhàn)略考慮。試想,領導一提出想法,馬上被下屬駁得體無完膚,時間長了,領導還有沒有信心和勇氣來管理下屬?聽從領導的話,少對領導說“不”,少挑領導的刺,是對領導的尊重。
從下屬角度看,聽從、擁護領導,少發(fā)表不同意見,收益大且風險小,實在是*佳選擇。如果領導的想法對了,那自然沒得說;如果領導錯了,擔責任的也是領導,天塌下來有領導頂著,自己一點事沒有。
因此,開會基本上都是領導在說,下屬成為會議的道具,“一言堂”會議已成為領導唱獨角戲的舞臺。
2 與領導性格有關
@云中月:我認為,問題主要出在領導本人身上。有些領導屬于主觀型的人,以自我為中心,以任務為向導,較少考慮到別人的心理。
他們總是用棒子在后面打,員工很少能聽到一句鼓勵的話,在會上提出了正確的意見、想法,或在工作上做得好,也沒能得到贊許;老是硬性要求大家輪流發(fā)言,給員工的施壓過多,會讓團隊成員喘不過氣來,覺得很累;而領導面對沉默的團隊,總是無法了解下面的真實情況,老覺得布置的事情沒能很好地執(zhí)行下去,領導自己也很累。
措施篇
1 讓個人意志變成集體意志
@劉靜:“一言堂”僅是滿足領導的表現(xiàn)欲和成就感,卻難以對企業(yè)的合理、高效運營起積極作用,畢竟,再英明的領導也會出錯。
領導轉變觀念是首要問題。要敢于否定自己,虛心聽取下屬的建議和意見。這需要領導有足夠的肚量,來包容不同的意見,表面上說大家各抒己見,而當下屬真這樣做的時候,卻又臉上掛不住,心里容不下。在具體策略上,可以這樣做: 1.少說多聽,發(fā)言在*后。領導的話有**性,領導一講話,就等于給某個事項定好了調子。所以,如果想真正發(fā)揮群眾的作用,領導就要少說、不說,等大家討論得差不多了,領導再根據下屬的意見進行總結。
2.提前告知主要議題。某些情況下,下屬不敢發(fā)言是擔心自己沒經過思考,怕說錯了,惹人笑話。因此,討論前,*好事先告訴下屬,讓他們有所準備,這樣的發(fā)言才有價值。
3.提拔有思想、有頭腦、有創(chuàng)意的下屬。下屬不敢積極發(fā)言,是擔心頂撞領導后,會受到打擊。作為領導,要提拔那些有思想、有主見、有創(chuàng)意、常提建設性意見的下屬,讓其他員工消除不必要的擔心。另外,下屬如果言論錯誤,也不要批評指責員工。這樣,才能調動員工發(fā)言的積極性。
2 鼓勵、聆聽與采納
@王獻波:鼓勵表達 當管理者過于強調個人觀點的時候,無形中會壓抑下屬的表達。有的管理者慣于有強勢作風,決策時喜歡說“我認為就應該這么干”,討論時強調個人經驗“我多年來的經驗就是……”,分配任務時說“你照單執(zhí)行即可,無須多問”……一旦管理者定了調子,下屬很難再有勇氣去爭辯。因此,管理者要盡量使用引導性語句,鼓勵下屬表達不同觀點,如“對于這件事,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”,“下周的促銷會,策劃怎么樣了?需要我做些協(xié)調工作嗎”、“大家認為,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如何改進”等。
善于聆聽 每個員工都渴望得到認可,尤其是來自于上司的肯定。而聆聽是決策之前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避開“聆聽”環(huán)節(jié)直接決策,存在巨大風險。當下屬在你的引導下開始嘗試著表達觀點時,除非有必要,否則不要輕易打斷他們的表達——即便他們的表達不那么準確,觀點不怎么令你滿意。同時要隨時跟下屬保持眼神接觸,給予鼓勵的表情、適時的點頭、及時的反饋,讓下屬感受到你的聆聽和認可。
從善如流 接下來,就是*重要的“從善如流”環(huán)節(jié)了。讓大家“百家爭鳴、參政議政”的目的,就是找到有效、完美的行動方案和解決問題的辦法,并盡快執(zhí)行,運用到門店的經營管理工作中,否則,爭鳴只是在做無用功。
責任編輯:張言 m.pndqq.cn 2011-10-14 17:09:19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(lián)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m.pndqq.cn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(lián)系郵箱:2817276005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