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日期:2015年8月11日 閱讀:1443
患者在用藥時要謹遵醫(yī)囑,嚴格按照醫(yī)生說的劑量和時間服用,不能自行決定,改變用藥劑量和時間不僅影響藥物療效,甚至有可能加重病情,產生副作用。
1.處方用藥一定要遵醫(yī)囑,學會判斷不良反應。處方藥需憑醫(yī)生處方才能購買,不良反應是藥物固有的,合格藥品也很難避免,除了遵醫(yī)囑用藥、定期隨訪檢查外,還要學會判斷不良反應,則能大大減少藥源性損害。
2.非處方藥,遵說明,勿擅自增加劑量和用藥時間。非處方藥可在藥店購買,用時,應遵說明書或標簽給藥說明用藥,切勿自行增減藥劑量或**用藥時間。雖無需醫(yī)囑,但遵照說明書就是遵醫(yī)囑。這樣就可以避免自我判斷的偏差。
3.保健品類、輔助品不要擅登主藥之位。臨床上常常有這種情況發(fā)生,有些病人生病后,不及時去醫(yī)院就醫(yī),不正規(guī)用藥,卻試用保健品,直至病情很嚴重實在沒有辦法了,才去醫(yī)院就診。事實上保健品只是食品,并不是藥品,不能起到藥物治療的作用。
4.仿藥食物在于,要辯文號,勿信他言生煩惱。仿藥食品和藥品的區(qū)別在于,食品僅需符合食衛(wèi)生要求即可生產,而藥品則需獲得“藥準字”文號。
5.廣告藥品,適者用,用或不用均遵醫(yī)囑。面對電視中“明星藥品”不少患者受其影響,自對病癥,擅自購買,醫(yī)院門口散發(fā)的眾多違法街頭小報上刊登“藥品”廣告,也能使不少人盲目上當。
6.中藥成藥,三分毒,不當使用有害無益。需要正確對待中藥的毒性問題,破除“中藥**”的觀念。雖然中藥來自**植物,但它也是憑借其復雜的化學成分起作用的,有的對于人體有毒,有的需經過肝臟、腎臟代謝排泄,加重肝腎負擔。服用中成藥也要遵醫(yī)囑,不得隨意增加用藥劑量。
責任編輯:楊海靜 m.pndqq.cn 2015-8-11 11:22:59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m.pndqq.cn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系郵箱:1753418380@qq.com。